世界鋼筆市場曾是"派克筆"的天下,由于派克公司生產鋼筆當時最負盛譽,又有新"自來水筆"推出,所以該公司發(fā)展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正是高峰期。
但就是這時,匈牙利人拜羅兄弟發(fā)明了圓珠筆,打破了派克公司一統(tǒng)市場的局面。由于圓珠筆實用、方便、廉價,一問世就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。使得派克公司生產大受打擊,身價也一落千丈,甚至瀕臨破產。
這時,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派克公司也應該轉向生產圓珠筆。但該公司歐洲高級主管馬科利卻不這么認為。他籌集了足夠的資金,買下了派克公司,跟著立即著手重新塑造派克鋼筆的形象,突出其高雅、精美和耐用的特點,使它從一般大眾化的實用品成為一種顯示高貴社會地位的象征。
從這樣的戰(zhàn)略思想出發(fā),他采取了兩項戰(zhàn)術措施。首先,是削減了派克鋼筆的產量,同時將原來的銷售價提高30%.隨之增加廣告預算,加強宣傳以提高派克鋼筆作為社會地位象征物品的知名度。英國女王是英聯(lián)邦的元首,其所有物品無不顯示其地位的高貴,其用品的商標及生產廠家也就打上了高貴的烙印。馬科利深知這一點,他煞費心機,再三努力,使派克鋼筆獲得了伊麗莎白二世御用筆的資格。方向對頭,措施得力,馬科利的戰(zhàn)略目標實現(xiàn)了。989年,派克鋼筆又一次提高了售價。以實用為標志的派克鋼筆沒落了,老派克公司也因此不復存在了。新的派克鋼筆卻以炫耀、裝飾為標志的形式還魂了,派克公司隨之也新生了。
故事的哲理
在市場競爭中,人們總是在關注如何跟上潮流,以免落伍。殊不知,有時越是潮頭正勁時,越需要跳出潮流獨樹一幟。須知,潮流可能意味著大趨勢,但也就意味著大眾化、同質化。
滄州縱橫人才網(wǎng),最權威的滄州招聘網(wǎng),最真實的滄州人才網(wǎng)